官宣:考研复试,取消笔试!

  发布时间:2025-11-15 04:07:35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还在为“初试之后为何还要再考一次笔试”而疑惑?事实上,专业笔试正在悄然淡出研究生复试舞台。近日,东北大学发布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参考信息。其中明确,复试方式主要包括专业笔试、综合面试、实践 。

还在为“初试之后为何还要再考一次笔试”而疑惑?事实上,官宣专业笔试正在悄然淡出研究生复试舞台。考研

近日,复试西宁市某某广告售后客服中心东北大学发布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参考信息。取消其中明确,笔试复试方式主要包括专业笔试、官宣综合面试、考研实践操作(专业机试、复试专业展示)等,取消各学院(部)结合学科专业实际,笔试选用一种或多种复试方式。官宣

此前,考研在学校1月发布的复试《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参考信息》中,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取消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笔试外国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4个学院的复试形式,由2024年的专业笔试测试+综合面试,改为只进行综合面试,不考专业笔试。西宁市某某广告售后客服中心


一届之后,形势陡变。2026年复试,除已调整的4个学院外,理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医学与生物信息工程学院等12个学院/教学部(全校共19个招生单位)的全部专业均宣布取消笔试。在剩下的3个学院里,也仅只有公共管理、工商管理、城乡规划学3个专业还保留复试笔试。至此,东北大学的研究生招生复试已近乎全面进入“无笔试时代”。

这3个未取消笔试的专业,也把“重头戏”押给了面试:文法学院的公共管理学、工商管理学院的工商管理,综合面试权重均从2025年的45%来到50%;江河建筑学院的城乡规划学更是从54%抬升至60%——笔试虽暂未退场,但复试话语权已明显向面试倾斜

侧重知识性考核的笔试逐渐退场,意味着导师组把“打分权”让渡给更能捕捉科研潜质与专业素养的面试与实操环节。一纸试卷定终局的时代,正在加速翻篇。


复试笔试,正在“退场”

东北大学的这一改革并非孤例。今年多所高校发布的考研复试方案中,均有多个学院的专业不再进行笔试考核。


南昌大学在10月10日发布的《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新变化》中就指出,临床医学(1051)与口腔医学(1052)专业学位硕士的复试将取消笔试,改为“临床综合技能考核”;体育(0452)专业学位硕士同样取消笔试,转而进行“运动技能测试”。

兰州大学最新《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也显示,多个学院的专业已不再设置复试笔试科目。以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为例:2025年,该学院还要求报考者在复试环节参加“理论物理基础”等科目的笔试,而2026年则删除了这部分考核内容,所有专业的复试笔试科目均显示为“无”。



此外,北京大学在今年发布的最新硕士招生简章中,面试被明确界定为复试中的“必要环节”。这或意味着,北京大学以往仅通过笔试考核的特定专业,如法学院的法律专硕(非法学/法学)等,很有可能将在2026年复试中引入面试考核。


没笔试,复试变简单了?

为了构建更为科学的研究生选拔机制,针对复试这一关键环节的改革持续深化,“强化复试”已成为研究生招生考试改革的重要方向。


2006年,教育部首次印发了复试工作专项文件——《关于加强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复试成绩应占总成绩的30%–50%,提升了复试在招生录取中的权重。复试内容也趋于全面,不仅关注考生的专业素质,还涵盖文化素养、思想品德等方面的考察。考核形式根据学科特点更加多样化,如笔试、面试、实验等。同时,文件对复试关键环节作出规范,如规定每位考生的面试时间一般不少于20分钟,复试小组成员通常不少于5人,进一步强化了程序规范与公平性。

2020年,教育部等三部委出台《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在硕士研究生考试招生改革方面,《意见》要求,优化初试科目和内容,强化复试考核,综合评价考生考试成绩、专业素养、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一贯学业表现等,择优录取。

在强化复试的大趋势下,面试正逐渐成为改革的焦点。教育部《202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中一项表述变化尤为值得关注——在明确复试形式包括笔试、面试、实践考核等之后,特别强调“面试是必要环节”。这改变了2025年版本中仅将“复试”整体作为必要环节的笼统提法,“面试”的重要性被空前突出。

复试改革朝着“淡化笔试、强化面试”的方向发展,是否意味着考研更加简单了?对此,有人欢喜有人愁。


截图自小红书

虽然考生们无需再为笔试而“死记硬背”、挑灯苦读,表面上看减轻了应试负担,但综合面试更侧重于对学术能力与创新思维的综合考查,其过程的灵活性、问题的发散性,反而对考生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短短二十多分钟的面试中,考生不仅需要迅速理解提问意图,精准捕捉问题核心,还要在有限时间内组织思路,条理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更重要的是,他们必须将所学专业知识有机融入对科研问题的理解与展望中,展现出真正的学术潜力和思维深度。这一切,无疑对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组织能力,以及对学科本质的深入理解,都构成了更为严峻的挑战。


只面试,能选拔人才吗?

有相关学者指出,相比初试而言,研究生招考中的复试因其直接面对面的交流和对专业理论的考查,更具有检测、选拔的功能。通过严格的复试,院校完全可以剔除掉高分低能、应试型、缺乏研究潜力的学生,确保具有潜力的学生脱颖而出。

但是,仅凭复试中一次简短的交流,能否真正有效鉴别出具有潜力的科研人才?

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林万龙对此持肯定观点。他表示,一些高校的确存在复试环节反复考查学生知识点的问题,复试应该侧重于对学生能力和创新思维等的考查。这虽然不容易操作,但通过交流是可以判断的。但他也强调,并不是谁都能通过“聊天”有效分辨人才,导师也要分类。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赵世奎也认为,复试主要考察某学生适不适合读某专业,从人才培养适配度来看,面试的考查更加直接“对于考研学生而言,仅靠初试高分‘上岸’的时代逐渐过去,更需要注重长期能力积累和提前规划科研、实践。”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育与开放经济研究中心副研究员秦冠英则认为,复试中的笔试和面试均有其合理性他表示,有些院校认为前期的统一笔试已经完成了其使命,后续不必再设置笔试复试,是有合理性的。有些院校认为需要在统一考试基础上,增加对专项、专业领域的笔试考核,也是可取的。

清华大学副校长杨斌指出,针对不同的生源群体,可以更为大胆地探索多种可能性。因此,无论是逐步取消笔试、强化面试深度,还是在复试中加入操作技能测试等新科目的“微调”,都是高校为精准选拔人才所进行的积极尝试。选拔规则虽处于动态优化之中,但对考生而言,唯有扎实准备、全面应对,才是以不变应万变的关键。

相关文章

  • “玄龙”升空!空军首次发布有人无人协同画面

      来源:安徽网  今天11月11日)是人民空军成立76周年纪念日,空军主题微电影《梦远》发布。其中,有人无人协同画面首次亮相,你发现了吗?  央视新闻)
    2025-11-15
  • 以防长:黎真主党将为袭击戈兰高地承担后果

      当地时间7月28日,以色列国防部长约亚夫·加兰特警告称,黎巴嫩真主党将为27日对迈吉达尔沙姆斯发动的火箭弹袭击承担后果。  以色列方面27日表示,黎巴嫩真主党武装向以色列控制的戈兰高地城镇迈吉达尔
    2025-11-15
  • 杨浚瑄晋级女子200米自由泳决赛

      【杨浚瑄晋级女子200米自由泳决赛】奥运会游泳女子200米自由泳半决赛,杨浚瑄1分55秒90小组排名第四,总成绩排名第五,顺利晋级决赛。李冰洁1分56秒56小组排名第四,总排名第十,未能晋级。点击
    2025-11-15
  • 正部级李微微被查!上个月还公开出席活动

      来源:北京青年报  撰文丨余晖 高语阳  7月29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消息,十四届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李微微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李微
    2025-11-15
  • 成都中小学生喜提秋假!不扫兴的爸妈这样安排

    传来传去的春秋假,截止到今天,大部分学校都发了通知。本周三到周五11月12日-14日)放假,与周末连休5天。面对突如其来的假期,娃娃们显然是兴奋极了。一位初三学生家长忍不住跟团长分享女儿的语音:妈妈,
    2025-11-15
  • 真心劝中产家长,别轻易送小孩留学

    在新西兰待了一周,我有个感觉:不是所有的小孩都可以送出国。光是适应国外的环境,对国内的小孩来说都很困难。我抵达新西兰的第一周,异国他乡荒野求生,全是空白地图,每天迈出家门都需要鼓起勇气——比如,要过语
    2025-11-15

最新评论

hgtkbf.com